嗜痂成癖
成語名字:嗜痂成癖
成語發(fā)音:shì jiā chéng pǐ
成語解釋:嗜:愛好;痂:瘡口表面的硬殼。形容怪癖的嗜好
成語出處:《南史·劉穆之傳》:“邕性嗜食瘡痂,以為味似鰒魚。”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形容怪癖的嗜好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chǎn)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嗜痂之癖
成語例句:郭沫若《新陳代謝》:“或說出一番民主的意義出來,那未免近于嗜痂成癖了?!?/p>
嗜痂成癖的成語接龍
嗜痂成癖
嗜痂成癖的成語故事
傳說古代東莞人劉邕有吃人身上的瘡疤痂的愛好,他覺得吃起來像吃鰒魚一樣的味道。有一次他去拜訪孟靈休。孟靈休先患炙瘡,瘡痂落在床,劉邕拿來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嚇得孟靈休立即勸阻他不要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