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蛾撲火
成語名字:飛蛾撲火
成語發(fā)音:fēi
成語解釋: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成語出處:《梁書 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
成語繁體:飛蛾撲火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動賓式;作謂語、狀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jié)構(gòu):主謂式成語
產(chǎn)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蛾,不能讀作“né”。
近義詞: 飛蛾赴火、 自取滅亡
成語例句:他今日自來投到,豈不是飛蛾撲火,自討死吃的?!镌铒@之《瀟湘雨》第二折
飛蛾撲火的成語接龍
健步如飛 -> 飛蛾撲火 -> 火上加油
飛蛾撲火的成語故事
南朝梁時才子到藎是朝廷金紫光祿大夫到溉的孫子,深受皇帝蕭衍的喜愛,經(jīng)常在一塊作詩,蕭衍特地賜他祖父一首詩:“研磨墨以騰文,筆飛毫以書信,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必耄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藎。”
飛蛾撲火的相關(guān)成語
傾巢出動、日月入懷、冰炭不相容、人神同嫉、分煙析生、甘之如薺、燈蛾撲火、蜂合豕突、楚尾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