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安門現(xiàn)在可以說是我們國家的象征,坐落在北京的市中心,故宮的南端也是跟天安門隔著長安街相望的。天安門是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始建于明朝永樂十五年,而最初的天安門其實不叫天安門,而是叫“承天門”,而這個“承天門”也是當年仿造南京的承天門建造的,所以命名承天門的寓意是“承天啟運,受命于天”的意思。這個建筑在當時可以說是皇家非常重要的宮殿組成部分。
2、對于這座雄偉的建筑,也是遭受過幾次嚴重的毀壞的。在明朝天順元年的時候,承天門城樓就遭受過雷擊,當時被燒壞了一部分,但是那個時候并沒有去修復它,直到成化元年的時候才對它毀壞的部分進行重修,而又在原來的建筑上,擴大成了宮殿的形勢。而這座造型的龐大的建筑修復之后,才改成“天安門”,意思就是“受命于天,安邦定國”。
3、天安門它不僅僅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筑史上一次輝煌的杰作,也是中華文明數(shù)千年的歷史象征。在1949年之后,天安門已經(jīng)成為了中國的象征,并且被設計到了國徽里,而天安門以它數(shù)百年的悠久歷史內(nèi)涵,高度的濃縮了中華文明和現(xiàn)在文明,同時它還是新中國有顯著文化象征,成為了世界和中國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所以說,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古建筑也好都是我們應該世世代代去守護和愛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