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蘇堤春曉
位于西湖的西部水域, 西距湖西岸約500米, 范圍約9.66公頃。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 ,北宋文人蘇軾用疏浚西湖時挖出的湖泥堆筑了一條南北走向的長堤。堤上建有六橋,自南向北依次命名為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和跨虹橋。后人為紀(jì)念蘇軾,將此堤命名為“蘇堤”。蘇堤是跨湖連通南北兩岸的唯一通道,穿越了整個西湖水域,因此,在蘇堤上具備最為完整的視域范圍,是觀賞全湖景觀的最佳地帶。在壓堤橋南御碑亭處駐足,如畫般展開的湖山勝景盡收眼底。
2、曲院風(fēng)荷
位于西湖北岸的蘇堤北端西側(cè)22米處,范圍約0.06公頃,以夏日觀荷為主題,在視覺上呈現(xiàn)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特色。曲院,原為南宋(1127-1279)設(shè)在洪春橋的釀造官酒的作坊,取金沙澗之水以釀官酒。因該處多荷花,每當(dāng)夏日荷花盛開、香風(fēng)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溢,有“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的意境。
3、平湖秋月
位于孤山東南角的濱湖地帶、白堤西端南側(cè),是自湖北岸臨湖觀賞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點之一。以秋天夜晚皓月當(dāng)空之際觀賞湖光月色為主題。
“平湖秋月”景觀完整保留了清代皇家(17-18世紀(jì))欽定西湖十景時 “一院一樓一碑一亭”的院落布局。
4、斷橋殘雪
位于在西湖北部白堤東端的斷橋一帶, 范圍約2.61公頃。尤以冬天觀賞西湖雪景為勝。當(dāng)西湖雪后初晴時,日出映照,斷橋向陽的半邊橋面上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一痕,仿佛長長的白鏈到此中斷了, 呈“雪殘橋斷”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