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團子
清明時節(jié)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清明節(jié)吃青團子這種風俗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朝。其實青團子就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后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后開始制作團子。它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青團子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大家可以嘗試一下這個清明節(jié)的傳統(tǒng)特色美食。
2、子推饃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是山西省清明節(jié)傳統(tǒng)美食。一個子推饃大約重一斤,用梳子、剪子、錐子、鑷子等工具,以及紅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精心捏制出“子推饃”,里面包著雞蛋或者是紅棗,上面捏制有頂子,四周會貼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用旺火蒸出。據(jù)說清明節(jié)吃子推饃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貴族介子推的。
3、清明螺
清明螺其實是田螺、螺螄。清明節(jié)吃田螺其實也是起源已久的了。因為清明節(jié)前后其實是食用螺螄的最佳時令,這時候的螺肉肥美。“清明螺,肥似鵝”和“清明螺,頂只鵝”這兩種說法其實也在民間流傳已久。 炒螺絲是一道很簡單又很美味的菜,做法也不復雜,大家可以嘗試一下自己做一下這道美味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