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景點 峨眉山風景區(qū)介紹

   2020-08-30 鯨魚網(wǎng)0
峨眉山景點峨眉山風景區(qū)介紹:1、【圣積晚鐘】,圣積寺,古名慈福院,位于峨眉城南2.5公里處,為入山第一大寺,環(huán)境清幽。寺外有古黃桷樹二株,需數(shù)

1、【圣積晚鐘】,圣積寺,古名慈福院,位于峨眉城南2.5公里處,為入山第一大寺,環(huán)境清幽。寺外有古黃桷樹二株,需數(shù)人才能合抱。銅鐘原懸掛于寺內寶樓上,故名圣積銅鐘,鑄于明代嘉靖年間,由別傳禪師募化、建造,此鐘銅質堅固,重達12500公斤,相傳為四川省最大的一口銅鐘。趙循伯編撰,于一九三五年出版的《峨眉山記載》:“其鐘每于廢歷(即夏歷)晦望二日之夕敲擊……每一擊,聲可歷一分五十秒。近聞之,聲洪壯;遠聞之,聲韻澈;傳夜靜時可聲聞金頂?!?/p>

2、【蘿峰晴云】蘿峰位于伏虎寺右側,距之0.5公里,是伏虎山下的一座小山巒。蘿峰草豐竹秀、澗谷環(huán)流,古楠聳翠,曲徑通幽。

山巒上數(shù)百株古松蒼勁挺拔、千姿百態(tài),是峨眉山上少見的松樹聚生地。山風吹過,陣陣松濤回蕩在山谷之間。夏季雨后初晴時,煙云從澗谷裊裊升起,或從藍空緩緩飄過,從密簇簇的松林中望去,輕盈婀娜,變化莫測,顯示出峨眉云彩變幻的流動美。云從石上起,泉從石下落。奇妙景觀,美不勝收。

羅峰庵,又名羅峰禪院,是一座雅致的小廟,于1987年6月重建。此庵翠竹掩映,楨楠蔽日,幽靜典雅,絕塵脫俗,其門聯(lián)曰:“一塵不染三千界,萬法皆空十二因?!扁趾鬄樾陆ǖ暮蜕兴?,墓塔林立,莊嚴肅穆。峨眉山的高僧大德,都把蘿峰作為圓寂后的長眠之地。

3、【靈巖疊翠】,靈巖寺遺址位于高橋左側,在報國寺西南5公里。創(chuàng)建于隋唐年間,曾名護國光林寺、會福寺。明洪武、永樂年間重建,仍名靈巖。明代是靈巖寺的鼎盛時期。此寺殿宇重疊,密林掩映,丹巖凝翠,層層疊疊,呈現(xiàn)出靈巖的雄偉壯觀,“靈巖疊翠”便成為峨眉十景之勝。

古剎于20世紀60年代全部毀坍,而“靈巖疊翠”的自然景色卻依然如故,去靈巖山,賞疊翠層,仍有“仿翠摹青情不盡”的感受。靈巖地處金頂三峰后面山麓,在靈巖寺遺址上向北眺望,近處,青峰綿延起伏,茂林修竹,點綴其間;遠處,萬佛頂、千佛頂、金頂宛如三座巨型翠屏橫亙天際,三峰挺拔而柔和的輪廊線十分清晰。由低至高,由近至遠,青青的山色,由翠綠轉黛青,由灰藍到灰白,向遠方層層擴展,一直延伸到與藍天的分界線,這是何等壯麗的奇觀!

4、【雙橋清音】清音閣地處峨眉上山下山的中樞,與龍門洞素稱“水勝雙絕”。面對清音閣展開的是一幅青山綠水畫卷。高處,玲瓏精巧的樓閣居高臨下。中部,是丹檐紅樓的接御、中心二亭,亭兩側各有一石橋,分跨在黑白二水之上,形如雙翼,故名雙飛橋。近景,則為匯合于牛心亭下的黑白二水。右側黑水,源出九老洞下的黑龍?zhí)叮@洪椿坪而來,水色如黛,又名黑龍江;左側白水,源出弓背山下的三岔河,繞萬年寺而來,水色泛白,又名白龍江。兩江匯流,沖擊著碧潭中狀如牛心的巨石。任其黑白二水洶涌拍擊,牛心石仍巋然不動,組成獨具特色的寺廟山水園林環(huán)境。園林學家稱它是有聲的詩,立體的畫。佇立中心亭,觀黑白二水,大有山隨水動之感。

5、【白水秋風】,龍門洞位于峨眉河中游,后山公路登山入口處,距報國寺西北2.5公里,集峽谷風光、地學旅游、摩崖藝術為一體,與清音閣素稱峨眉山“水勝雙絕”。峨眉河畔,兩山對峙,宛如一門,門壁上有一大洞,傳說曾有神龍居之,故名龍門洞,或龍門峽。因溪流清澈,色如碧玉,這段河流,又名玉溪、玉峽、種玉溪。此處原有“二龍戲水”,“洞口拋珠”、“龍門觀魚”等景觀。

峨眉山景點 峨眉山風景區(qū)介紹

 
反對 0收藏 0打賞 0評論 0
 
更多>猜您喜歡
網(wǎng)站主頁  |  旅游景點  |  旅游攻略  |  跟團旅游  |  酒店預定  |  機票預定  |  衛(wèi)星地圖  |  網(wǎng)站地圖  |  網(wǎng)站留言  |  違規(guī)舉報
saninov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