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觀音臺望城
唐代 - 白居易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遙認微微入朝火,一條星宿五門西。
登觀音臺望城詩詞賞析
這首七絕描寫作者登上觀音臺,于天亮前后時分,眺望長安城時所見的景象。第一、二句先寫天亮后所見,從鳥瞰的角度寫長安的全貌與特點。唐代首都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宏偉的城市之一。它按照事先設計的規(guī)劃施工修建,將全城分為宮城、皇城、坊里(即住宅區(qū))三部分。宮城是皇宮所在地;皇城則是朝廷官員辦公之處,城內(nèi)的南北七街、東西五街排列著尚書省、御史臺等各級官署;圍繞宮城、皇城的一百一十四坊,以承天門為界,東西各占一半,南北十四條大街、東西十一條大街穿插在坊市中間,將城市分割為一塊塊的小方格,方格內(nèi)分布著千百家居民、住戶?!皣寰帧薄ⅰ胺N菜畦”的比喻,形象、生動地描繪出長安城縱橫交錯、整齊劃一的建筑格局。作者之所以未按時間順序描述,目的是從全局上突出長安建筑的獨特,氣魄的雄偉,讓它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詩的第三、四句寫拂曉前所見,選擇百官上朝途中的一個場面,反映了京城的獨特風貌。古代百官早朝時,必須在天亮前就趕到宮門,等候皇帝上殿。唐代自高宗以后,舉行國家大典和接見百官的地方,由太極宮移至大明宮。作者在臺上看到,遠處百官上早朝時的燈籠、火把,像天空一條蜿蜒的恒星,向著大明宮的西門移動、伸展。這些微小、閃爍的火光,在黑夜中,與天上的星星相互輝映,增加了京城的神秘與寧靜,而星宿的比喻,又與地上的天廷(即朝廷)有幾分聯(lián)系,顯示出首都的尊嚴。一早一晚,一總一分,長安城的萬千氣象就盡集其了。這首詩描繪了長安城內(nèi)皇宮衙署、市民住宅,布局規(guī)整,不相混雜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