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狽不堪的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曹操騙殺西涼刺史馬騰,馬騰的兒子馬超率軍為父報(bào)仇,被曹操利用反間計(jì),離間了馬超與韓遂。馬超殺死涼州刺史韋康自立為“征西將軍”,韋康的部下聯(lián)合曹操進(jìn)攻馬超,讓馬超腹背受敵,十分狼狽,只好投奔劉備。 【出處】寬、衢閉冀城門,超不得入。進(jìn)退狼狽,乃奔漢中依張魯?! 度龂?guó)志·蜀志·馬超傳》 【解釋】狼狽:窘迫的樣子。困頓、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樣子。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的窘態(tài) 【相近詞】驚慌失措、手足無措 【相反詞】鎮(zhèn)定自若、從容不迫
成語狼狽不堪
成語名字:狼狽不堪
成語發(fā)音:láng bèi bù kān
成語解釋:狼狽:疲憊、窘迫的樣子;堪:忍受。指困頓窘迫的樣子。
成語出處:宋 朱熹《與政府札子》:“風(fēng)痰大作,頭目旋暈,幾欲僵臥,今已累日,精神愈見昏慢,委是狼狽不堪?!?/p>
成語繁體:狼狽不堪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產(chǎn)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堪,不能讀作“shèn”。
近義詞: 驚慌失措、 手足無措
反義詞: 鎮(zhèn)定自若、 從容不迫
成語例句:掌聲如翻騰的怒海洶涌的撲向臺(tái)上去,弄得這些丑類面紅耳赤,狼狽不堪。(劉白羽《雷電頌——懷念郭沫若同志》)
狼狽不堪的成語接龍
貪如虎狼 -> 狼狽不堪 -> 堪以告慰
狼狽不堪的相關(guān)成語
撼天震地、炳燭夜游、士別三日,刮目相待、雁去魚來、吹毛求瑕、鼠竄狼奔、忘戰(zhàn)者危、士別三日,當(dāng)刮目相待、迷而知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