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惶誠恐
成語名字:誠惶誠恐
成語發(fā)音: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成語解釋:誠:確實;惶:害怕;恐:畏懼。原指封建官吏給皇帝上奏章時用的客套話;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現(xiàn)形容尊敬、服從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懼不安。
成語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杜詩傳》:“詩自以無勞,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職無效,久竊祿位,令功臣懷慍,誠惶誠恐?!?/p>
成語繁體:誠惶誠恐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帶有幽默或諷刺的意味
成語結構:聯(lián)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惶,不能讀作“huǎnɡ”。
近義詞: 驚惶失措、 惶恐不安
反義詞: 處之泰然
成語例句:一些成了驚弓之鳥的部員們算也誠惶誠恐地先后把那段危險的地面通過了。(郭沫若《北伐途中》二十一)
誠惶誠恐的成語接龍
修辭立誠 -> 誠惶誠恐 -> 恐后爭先
誠惶誠恐的成語故事
誠惶誠恐的相關成語
如癡如醉、殺風景、豪言壯語、室邇人遠、震天動地、相切相磋、大經(jīng)大法、精雕細刻、天經(jīng)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