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賢相厄
成語名字:兩賢相厄
成語發(fā)音:liǎng xián xiāng è
成語解釋:厄:迫害。指兩個有才德的人相互迫害
成語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布列傳》:“高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還,漢王遂解去?!?/p>
成語繁體:兩賢相戹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成語結(jié)構(gòu):主謂式成語
產(chǎn)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句:宋·劉克莊《沁園春·吳叔永尚書和余舊作再答》詞:“撤我虎皮,讓君牛耳,誰道兩賢相厄哉。”
兩賢相厄的成語接龍
并世無兩 -> 兩賢相厄
兩賢相厄的成語故事
楚漢相爭時期,漢王劉邦手下大將季布的母弟丁公是項羽手下的大將。丁公為項羽攻打處于困窘中的劉邦,把劉邦圍困在彭城西,短兵相接。劉邦急了,就與季布找到丁公,希望不要兩賢相厄。于是丁公帶兵退去,劉邦才得以解圍。